贝斯特bst游戏集团所属大宝山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绿色矿山建设示范项目,多措并举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奋力建设全国一流智慧绿色矿业企业。
▲大宝山矿区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效果
高标准谋划,建设高水平矿山
大宝山矿以AAAAA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制定绿色矿山建设提升方案,引进“环保管家”,全面梳理生产流程,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展开绿色生产标本兼治新蓝图。积极开展基于“双碳”目标的矿山减污增汇协同修复技术研究,构建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碳收支评估体系,推进产业化应用,初步探索形成了贯穿矿山修复全过程的减污增汇策略;组织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从体系上减少污染,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邀请权威专家深入探讨矿山防渗系统、清污分流工程和资源回收等关键课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通过了第五次清洁生产评审验收,被评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连续7年环境信用等级被评为绿牌。
今年3月,第六届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现场经验交流大会将大宝山矿列为现场教学点。
全产业推进,加快绿色化转型
大宝山矿积极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在采矿端
聚力提升资源综合效益,攻关大均化联合配矿系统,推动采矿贫化率、损失率分别降至2.18%、2.27%,达到同行先进水平。
在选矿端
主攻技术自主改造,推动铜硫回收率均达到86%,实现了矿产资源高质量综合利用。
同时,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抢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全力推动资源增储上产。立足预警中心、智慧中心“两大载体”,基于“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逐步建设露天矿山卡车调度系统,构建AI智能选矿技术体系,对生产、能源、质控、物流、安环等方面的管理系统进行“全链条”升级,打造更智慧、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智能应用系统,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智能矿山。
▲大宝山矿“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项目
系统性创新,破解根本性难题
为解决酸性重金属矿山生态修复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大宝山矿联合知名高等院校进行攻关,创新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技术,已成功修复历史遗留矿山面积158万平方米,修复区域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每年预计新增碳汇6000多吨。今年4月,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一期)荣获“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为同行业解决历史问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日前,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公布全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大宝山矿实施的“大宝山新山片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成功入选,是今年全省唯一入选的“山水工程”示范项目,展现了企业绿色发展实力。
▲大宝山矿生态恢复技术让矿山处处繁花似锦
多方位协同,实现一体化提升
近年来,大宝山矿与韶关市曲江区、翁源县两地协调推进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投资超3000万元,对生产生活区进行改造升级,建成了宝山公园、宝山广场、大宝山国家矿山公园主题碑广场等一系列宝山特色品牌园区,打造了一步一景、令人流连忘返的园林式工作生活社区。
推进“美丽乡村”工程,与当地联合开展“四旁”植绿党建活动,以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建设公共绿地,让天蓝、地绿、水清、景美成为矿区及周边生态名片,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大宝山样板。
接下来,大宝山矿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在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增储、智能矿山建设和绿美矿山打造上取得新成绩,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撰稿:大宝山矿林文敬
编辑:刘韵
编审:杜文光